潛在危機|久坐13小時死亡風險增200% 哈佛醫學教授:每30分鐘要起身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2 12:14

分享:

分享:

近日有研究表明,久坐會大大增加患病風險及死亡風險;如果每天久坐13小時,死亡風險更高出200%。

【久坐/心臟病/糖尿病/癌症/運動】不少打工仔都會長時間坐著。近日有研究表明,久坐除了會造成腰痠背痛等問題,也會大大增加患病風險及死亡風險;如果每天久坐13小時,死亡風險更高出200%,同時也無法利用體能運動作彌補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一生人有一半時間都在坐

綜合外媒報道,根據《內科醫學年鑑》(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)公佈的一項研究指出,一般人一生大約有50%時間都在「久坐」,然而即使有恆常鍛煉習慣,長時間坐著仍然會增加心臟病、糖尿病、癌症和死亡風險。研究主導者Dr. David A. Alter表示:

「根據個人臨床經驗,要讓人多活動的最佳策略並不是避免久坐行為或多運動,而是建立高層次的『心靈意識』。」

Dr. Alter簡單解釋,所謂「建立高層次的『心靈意識』」就是讓大腦不斷計畫,達到避免久坐行為或增加鍛煉活動的目的。

建議每30分鐘就起身走動

研究團隊於2017年邀請8000名成年人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每天坐著超過13小時的受測者,其死亡風險比每天坐著少於11小時的人高出200%;此外,每次坐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又比超過30分鐘的人患病風險低55%。值得留意的是,坐著90分鐘的受測者,其患病風險高出兩倍。

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Dr. Deepak L. Bhatt指出,長時間坐著是新型「煙害」,他強調,「這也許聽起來有點誇張,但是長時間坐著確實會加劇健康問題。」

他建議大家,每30分鐘就要起身並稍微走動,情況許可下亦建議進行簡短運動,例如行樓梯,如此也能讓自己暫時停止看電腦,有助避免眼睛疲勞和乾眼症風險。

生命8大關鍵

美國心臟協會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於2022年提出「生命8大關鍵」,根據擁有理想心臟和腦部健康的8個基本要素,進行心血管健康評分的指標,而這8個基本要素包括: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飲食習慣:以整體健康的飲食模式為目標,建議可以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豆類、堅果、植物性蛋白質、精益蛋白質、去皮家禽、魚類和海鮮,另亦可適量、有節制地攝取含糖飲品、酒精、鈉、紅肉及加工肉類、精緻澱粉如添加糖、加工穀物食品、全脂奶製品、高度加工食品、熱帶油如椰子油和棕櫚油;但必須避免反式脂肪及部分氫化油(通常出現於烘焙食品和油炸食物)。另外亦建議大家在購買食物時,可以先留意營養標籤,並選擇較健康的選擇。

運動習慣:協會建議成人每星期要最少進行150分鐘中度運動,如水上韻律泳、社交舞、園藝活動等,或進行高強度運動如跑步、游泳、跳繩等,亦可以混合兩者在一星期之中進行,另外亦要配合每星期2次的肌肉鍛煉運動如負重訓練和肌肉阻力訓練,及後慢慢加強重量、時間、距離等強度,並緊記要多活動、避免久坐。而小童及青少年則需要每天有60分鐘的活動時間,不論是運動或玩樂均可。

尼古丁接觸:避免吸煙,包括傳統香煙、加熱煙和電子煙。協會指出,美國當地有三分之一的心髒病死亡之原因,以及有九成肺癌患者得病原因為使用尼古丁產品;此外,吸煙會傷害循環系統,並增加患上各種疾病之風險,而不論是傳統香煙、加熱煙或電子煙,均含有害物質,同時其氣體、液體及二手煙也會帶有有害物質。吸煙者從戒煙後1年內,患上心臟相關疾病之風險會降低50%,協會建議各位吸煙者在未來7天為自己訂立明確的戒煙日子、戒煙方法及替代物,並有心理準備迎來戒斷症狀,最後在戒煙日子起不再吸煙。

睡眠時間:協會直指,擁有良好睡眠質素是對建立良好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,建議成人每天平均要睡夠7至9小時,而嬰兒及小童則需依照其年齡作改動;不良的睡眠質素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、認知衰退及癡呆症、抑鬱症、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膽固醇),和肥胖的發生風險;而睡眠有助身體進行新陳代謝來修復組織和細胞、鞏固免疫系統、補充能量和改善情緒、加強腦部運作,以及降低心臟病風險。

體重指數:協會建議大家可以養成留意卡路里攝取的習慣,了解個人卡路里攝取量和每日活動程度,有助辨認出需要改變的生活模式或習慣,而想減重就必須緊記要燃燒多於平日攝取量的卡路里量。想要減少卡路里攝取可以透過追蹤個人所進食的食物和食物量,能夠協助辨認是否出於習慣、壓力或無聊而進食;而想要增加卡路里就可以利用健康App來追蹤每日活動量,以衡量應該要保持有多少體育鍛煉。

血脂量:協會解釋,膽固醇是一種類似於脂肪的物質,主要來自動物來源的食物和身體自主製造,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脂蛋白(LDL)和高密度脂蛋白(HDL),前者為「壞膽固醇」,後者為「好膽固醇」,而HDL能夠防止LDL黏附在動脈壁上,也可以減少膽固醇斑塊積聚,從而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之風險。

血糖:大家平時所進食的食物都會轉化為葡萄糖(或血糖),葡萄糖會進入血管,身體也會將其用作能量,而胰島素會幫助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,以降低血糖水平;所以如果出現胰島素抵抗,就會導致高血糖出現,從而損害人體心臟、腎臟、眼睛和神經。 

血壓:建議大家在進食時要作出明智選擇,並建立健康的飲食方式,多注意卡路里,減少分量;其實只要把血壓保持在可接受範圍內,就可以保持健康,而所謂「可接受範圍」是指低於 120/80mmHg 的上下壓水平;高血壓定義為130至139mmHg收縮壓(上壓)或80至89mmHg舒張壓(下壓)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責任編輯:羅嘉欣